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关节炎引起的下肢水肿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骨关节炎引起的下肢水肿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炎症和疼痛、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炎症和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关节炎症和水肿,改善疼痛症状。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或外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引起胃肠道不适。疼痛缓解后水肿可能随之减轻。

2.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热敷或冷敷可缓解局部肿胀,按摩和针灸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专业理疗师可指导进行针对性理疗,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加重症状。

3.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低强度运动如游泳、散步可维持关节活动度,减少水肿发生。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关节损伤。肌肉力量增强后能更好支撑关节,减轻负担。

4.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超重会增加下肢关节压力,加剧水肿。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减少关节磨损,从而缓解症状。

5.调整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高盐饮食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建议清淡饮食,限制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摄入,多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帮助平衡体内水分。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水肿变化情况。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如水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