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怎么治疗后背疼痛

2025.05.29 06:38

中医治疗后背疼痛可采用针灸疏通经络、推拿放松肌肉、拔罐祛除寒湿、中药调理气血、艾灸温经散寒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疏通经络: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常用穴位包括肩井穴、大椎穴等,需根据疼痛部位选择不同穴位组合。针灸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改善后背僵硬和酸痛症状。

2.推拿放松肌肉:推拿手法如揉捏、按压等可松解背部筋膜粘连,缓解肌肉痉挛。重点作用于膀胱经和督脉,帮助恢复肌肉弹性。推拿还能调整脊柱小关节错位,减轻因劳损或姿势不良导致的慢性疼痛。

3.拔罐祛除寒湿:拔罐通过负压吸引作用排出体内寒湿邪气,尤其适合受凉或湿气重引发的后背痛。罐印颜色可反映病邪深浅,紫暗提示瘀血严重。拔罐后需保暖避风,避免邪气再次入侵。

4.中药调理气血:内服活血化瘀方剂如桂枝茯苓丸,或祛湿通络药物如独活寄生汤,针对气血不畅或寒湿痹阻证型。外用药膏如跌打万花油也可局部涂抹,促进药力渗透。需辨证施治,避免误用温燥药物伤阴。

5.艾灸温经散寒:艾灸命门穴或肾俞穴能温补阳气,驱散经络中的寒邪。适用于阳虚畏寒伴后背冷痛者,艾热可直达深层组织。悬灸或隔姜灸均可选用,但阴虚火旺者慎用以防助热。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与局部干预结合,需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疗法。长期后背疼痛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