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稳定性骨折

2024.10.13 00:47

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端不易发生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再发生移位的骨折。

稳定性骨折通常具有一些特点,比如骨折处的断面比较整齐,骨折线相对较为简单,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程度较轻等。常见的稳定性骨折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等。裂缝骨折只是骨头出现了裂缝但没有明显的移位;青枝骨折则多见于儿童,就像青嫩的树枝折而不断一样。这些骨折类型在治疗上相对较为简单,预后也往往较好。稳定性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一旦确诊为稳定性骨折,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妥善的固定,如使用石膏、夹板等进行外固定,以保持骨折端的位置,促进骨折愈合。在固定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受伤部位过度活动,但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稳定性骨折虽然相对不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如果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肿胀不消退、肢体感觉或活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预防骨折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等容易发生骨折的人群,要加强防护和照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降低骨折的风险。对于稳定性骨折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以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