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有哪些

2025.08.11 14:1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包括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需严格卧床休息至少4周,头部抬高15至30度以降低颅内压。避免剧烈活动、用力排便或情绪激动,防止再出血。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颈部过度屈伸。床旁备好吸痰设备,防止误吸。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瞳孔变化和意识状态。记录24小时出入量,警惕脑水肿或脑疝发生。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报告处理。

3.控制血压稳定:血压过高易诱发再出血,过低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20至140mmHg。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定期测量双侧血压,排除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

4.预防并发症发生:长期卧床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可穿弹力袜或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留置导尿管者严格无菌操作,减少尿路感染风险。早期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5.提供心理支持:突发疾病易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需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鼓励表达内心感受,避免过度刺激。家属参与护理可增强安全感,必要时联系专业心理干预。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需限制探视,保持环境安静。饮食以低盐、高纤维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影像学检查。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头痛加重或肢体无力等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