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打了疫苗还会不会得狂犬病

2025.08.21 17:54

打了狂犬病疫苗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疫苗的作用是增强免疫系统对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尤其是在被潜在感染动物咬伤后,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如果在接种疫苗后仍然遭遇狂犬病毒的暴露,尤其是在疫苗接种不完全或免疫反应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常见的传播动物包括狗、猫、蝙蝠等。狂犬病的潜伏期可以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症状一旦出现,几乎总是致命。了解疫苗的作用和接种的时机至关重要。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因此在接种后如果被可疑动物咬伤,仍需尽快进行后续的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治疗。疫苗的有效性也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年龄、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接种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确保自身适合接种。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仍需保持警惕,尤其是在与动物接触时。即使已经接种过疫苗,仍需避免与流浪动物或不明来源的动物接触,特别是在狂犬病高发地区。定期检查和更新疫苗接种情况,确保免疫力处于最佳状态。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务必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及时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了解狂犬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虽然疫苗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但保持警惕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