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细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8.27 08:30

细菌感染主要由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自身免疫力下降、伤口或黏膜屏障受损、不良卫生习惯、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日常生活中接触被细菌污染的物体、食物或水源,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体内,引发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勤洗手、避免食用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可降低风险。

2.自身免疫力下降: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时,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细菌入侵。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3.伤口或黏膜屏障受损:皮肤破损或黏膜损伤为细菌提供了直接进入体内的通道,容易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及时消毒伤口、妥善包扎、避免接触污染物是关键。

4.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勤洗手、共用毛巾等,会增加细菌传播的机会。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清洁生活用品,可减少感染概率。

5.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过度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平衡,使耐药菌乘虚而入。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有助于维持菌群稳定。

细菌感染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需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结合科学防护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