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癫痫应该怎么检查

2025.08.01 08:56

癫痫的检查方法包括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临床症状观察、动态脑电图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常规脑电图检查时间较短,可能无法发现异常,需结合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变化。部分患者需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以提高检出率。脑电图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避免误诊或漏诊。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核磁共振可排除结构性病变,如肿瘤、血管畸形或脑损伤。核磁共振分辨率更高,能发现微小病灶,尤其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癫痫,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部分特殊类型癫痫需进一步功能影像学检查辅助定位病灶。

3.血液生化检查:通过检测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排除代谢性疾病或中毒引起的痫性发作。某些遗传代谢病也可通过血液检查初步筛查。血液检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为原发性癫痫。检查前需空腹,确保结果准确性。

4.临床症状观察:详细记录发作时的表现,如意识状态、肢体动作、持续时间等,对分型诊断至关重要。家属或目击者提供的发作视频有助于医生判断。不同发作类型对应不同脑区异常,需与假性发作等非癫痫事件鉴别。病史采集需全面,包括发作诱因、频率和既往治疗情况。

5.动态脑电图监测:长时间记录脑电活动,提高捕捉异常放电的几率,尤其适用于发作不频繁的患者。监测期间需记录日常活动和发作事件,便于分析脑电变化与症状关联。动态脑电图可发现常规检查难以捕捉的异常,但设备佩戴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癫痫检查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手段。检查前需充分沟通,了解可能的风险和不适。部分检查需提前准备,如禁食或停药。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医生解读,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及时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