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腹壁切口疝

2024.11.07 15:04

腹壁切口疝是指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

当腹部进行手术后,手术切口部位的腹壁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导致腹壁强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如长期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就可能通过这个薄弱区域突出,形成腹壁切口疝。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切口部位发现可复性的包块,站立或用力时突出明显,平卧休息时可回纳。随着病情的发展,疝囊可能逐渐增大,还可能引起腹痛、坠胀感等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腹壁切口疝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生活上的困扰,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果疝内容物长期突出不能回纳,可能会发生嵌顿,导致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而且,腹壁切口疝如果不及时治疗,其缺损可能会越来越大,手术修复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对于腹壁切口疝,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补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的行为,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等,以减少疝的进一步发展和复发的风险。医生在进行腹部手术时,应精细操作、妥善缝合,以降低术后切口疝发生的几率。腹壁切口疝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