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吸收是什么意思

2025.07.29 15:21

骨吸收是指骨组织中的矿物质和有机成分被破坏和吸收的过程,通常由骨细胞的活动引起。这一过程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骨重塑的一部分,但在某些病理状态下,骨吸收的速度可能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在骨骼的生理过程中,骨吸收与骨形成相互平衡,维持骨骼的健康和强度。骨吸收主要由破骨细胞的活动引起,这些细胞负责分解骨组织,释放出钙和磷等矿物质。正常情况下,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能够适应身体的需求,例如在运动、受伤或生长发育期间。当某些因素影响这一平衡时,骨吸收可能会异常加速。例如,老年人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不良或缺乏运动,可能会出现骨吸收加剧的现象,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某些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也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吸收过度。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营养补充等方法可以帮助调节骨吸收与形成的平衡,预防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

在关注骨吸收的过程中,需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其次,保持均衡的饮食,尤其是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适量的运动也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负重运动能够有效增强骨密度。对于已知存在骨吸收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和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家族病史、个人健康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可以更好地评估骨骼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通过综合管理这些因素,能够有效降低骨吸收带来的健康风险,保持骨骼的强度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