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怎么办才好

2025.09.10 17:09

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需要根据缺损大小、位置及症状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部分小缺损可能自愈或仅需定期随访。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指左右心室之间的间隔存在异常开口。小缺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大缺损则可能导致喂养困难、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甚至心力衰竭。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检查,可明确缺损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治疗方式包括手术修补和介入封堵。手术适用于大缺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患者,通常在婴儿期进行;介入封堵则适合特定类型的肌部或膜周部缺损,创伤小、恢复快。对于无症状的小缺损,可定期随访观察,部分可能在2岁前自然闭合。

日常护理需注意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按时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以减少感染风险。避免剧烈运动,但适度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以监测缺损变化及心功能状况。出现呼吸急促、紫绀、体重不增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并警惕发热、伤口渗液等感染迹象。孕期女性若患有未治愈的室间隔缺损,需在心血管科和产科共同监护下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