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到底能不能抗病毒治疗

2025.08.19 16:15

乙肝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损伤风险,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治疗的目标是实现病毒学应答,通常表现为血液中乙肝病毒DNA水平的显著下降,甚至达到不可检测的状态。

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包括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干扰素则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病毒,适用于部分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通常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毒载量、肝功能状态、肝组织损伤程度以及患者的合并症等因素。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疗效的同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忌自行用药或随意停药,以免导致病毒耐药性增加。其次,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是必要的,能够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方案。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和药物滥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慢性乙肝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监测肝脏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确保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享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