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该如何的解决

2025.01.02 13:44

便血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肛周清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按医嘱治疗、避免久坐久站等方法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便血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或刺激肛门周围组织,导致便血加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如芹菜、苹果、燕麦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或腹泻对肠道和肛门的不良影响。

2.保持肛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肛周清洁干燥。这可以防止粪便残留对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的刺激,减少感染的风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湿厕纸代替普通卫生纸,更加温和地清洁肛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清洗肛门,以免损伤肛周皮肤。

3.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如痔疮、肛裂、肠炎、肠息肉、肠道肿瘤等。一旦发现便血,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检查等,以确定便血的原因。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4.按医嘱治疗:如果便血是由痔疮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痔疮膏、栓剂等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对于肛裂患者,除了保持大便通畅外,可能需要涂抹促进愈合的药膏。如果是肠道疾病,如肠炎,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抗感染、抗炎等治疗。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5.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的久坐久站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肛门周围的压力,不利于便血症状的缓解。工作中应定时起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平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便血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不要忽视。如果便血持续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或伴有腹痛、消瘦等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