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2025.04.29 08:07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指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赘生物。息肉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表面覆盖子宫内膜上皮。子宫内膜息肉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尤其是30-50岁人群,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也可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问题。

子宫内膜息肉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慢性炎症刺激或局部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长期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或使用他莫昔芬等药物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部分患者因息肉影响胚胎着床而出现不孕或反复流产。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尤其是宫腔声学造影或宫腔镜检查可明确息肉位置、大小及数量。宫腔镜检查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是确诊的金标准。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症状及生育需求制定方案。无症状的小息肉可能自然消退,可暂观察随访。对于有症状或合并不孕的患者,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约2.5%-3.7%。术后建议定期复查超声,尤其是有生育需求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尽快备孕。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需警惕息肉复发风险,更年期女性若反复出血应排除恶变可能。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及避免长期雌激素暴露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