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什么是麦收皮炎

2024.07.26 12:24

麦收皮炎,又称麦芒皮炎、麦疥或麦毒,是指在麦收季节,接触麦穗、麦芒等部位后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麦收皮炎是麦收期间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小麦成熟收割的时期。当接触麦穗、麦芒、麦麸、麦粒儿以及相关粉尘时,皮肤可能会出现速发性变态反应。这种病症多见于农民在收割、晾晒和加工小麦的过程中,由于直接接触麦穗等物质,皮肤局部会出现发痒的症状。通常在接触后当日或次日,接触部位会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或红斑,伴有搔抓伤,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瘙痒。

麦收皮炎的发生原因与麦芒中的螨虫、花粉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有关。这些物质刺激皮肤,导致皮肤黏膜迅速出现红肿、瘙痒,并形成风团状的小疙瘩,严重时这些疙瘩会融合成片。患者的皮肤黏膜会出现肿胀、皮肤发硬、毛孔扩张等症状。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病。

在症状上,麦收皮炎最显著的表现是局部皮肤瘙痒,有时伴有轻微的灼热感或疼痛。皮肤暴露部位或接触部位会出现大片红斑,红斑上可见大小不等的疙瘩,颜色可能是肉色、淡红色或暗红色。病情轻重不一,初次接触时症状较轻,多次接触后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治疗麦收皮炎首先需要脱离过敏原,即避免继续接触麦田环境。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直接外涂炉甘石洗剂以缓解症状。如果瘙痒严重,可以局部涂抹地塞米松软膏等抗过敏药物,并配合口服奥洛他定颗粒等抗组胺药物。同时,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减轻症状。

预防麦收皮炎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在麦收季节,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戴上厚手套、口罩和长袖衣物,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麦穗的机会。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减少发病的可能性。

麦收皮炎是一种与麦收季节相关的常见皮肤病,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