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挖耳朵戳出血该如何应对

2025.06.30 16:16

挖耳朵戳出血应立即停止操作避免二次伤害、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防止感染、避免沾水保持耳道干燥、观察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判断严重程度、必要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操作避免二次伤害:挖耳朵时戳出血应立即停止任何操作,避免继续触碰或刺激受伤部位。耳道皮肤较薄且敏感,反复摩擦可能导致伤口扩大或感染。此时需保持冷静,不要试图用工具查看伤口,防止加重损伤。

2.用干净棉球轻压止血防止感染:选择无菌棉球或干净纱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帮助止血。避免使用纸巾等易碎材料,防止残留物进入耳道。按压时力度适中,持续3-5分钟,若出血未止可重复操作。止血后无需涂抹药物,以免刺激伤口。

3.避免沾水保持耳道干燥: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耳道接触水,防止细菌滋生。洗澡时可暂时用防水耳塞或棉球遮挡外耳道,但不宜塞入过深。游泳或洗头需暂停,直至伤口愈合。潮湿环境可能延缓恢复或引发炎症。

4.观察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判断严重程度:少量渗血通常可自行恢复,若出血持续不止或伴有剧烈疼痛、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可能伤及鼓膜或深层组织。记录出血频率和量,为后续就医提供参考依据。

5.必要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若自行止血无效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诊。医生会使用专业器械检查损伤范围,必要时进行清创、止血或抗感染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偏方,以免干扰诊断或加重病情。

挖耳朵时动作需轻柔,避免使用尖锐物品。耳垢具有自洁功能,过度清理反而增加损伤风险。若频繁出血或伴随异常分泌物,可能提示其他耳部疾病,需系统检查。日常保持耳道清洁但不过度干预,有助于预防类似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