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解脲支原体有哪些传播途径

2025.04.28 17:44

解脲支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性接触传播:解脲支原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等无保护性接触。生殖道黏膜直接接触是主要途径,感染者分泌物中含有病原体,易导致对方感染。性伴侣数量多或性行为频繁会增加传播风险。

2.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解脲支原体后,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经过产道时接触感染分泌物,可能导致呼吸道或眼部感染。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可能升高。

3.密切接触传播:与感染者共用毛巾、内衣等个人物品,或皮肤黏膜长时间直接接触,可能造成传播。家庭成员或同居者间因生活密切接触,存在非性途径感染的可能性。

4.医源性传播: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如妇科检查器械、导尿管等,可能携带病原体导致交叉感染。手术、输血等医疗操作中,若未严格执行无菌规范,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5.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解脲支原体污染的公共设施,如马桶座、浴缸等,或通过游泳池、温泉等潮湿环境,存在理论上的传播风险,但实际发生率较低。

解脲支原体传播与个体免疫状态、卫生习惯及环境暴露密切相关。预防需针对性阻断传播链,如安全性行为、规范产检、加强消毒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减少传播风险,避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