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畏寒会引起哪些症状

2025.08.28 15:54

畏寒可能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常见如发抖、肌肉僵硬、面色苍白,严重时可能伴随体温下降、反应迟钝甚至意识模糊。

当体温调节中枢感知环境低温或体内热量不足时,会通过收缩皮肤血管减少散热,同时促使肌肉快速收缩产热寒战。长期或剧烈畏寒可能引发代谢紊乱,例如乳酸堆积导致肌肉酸痛,或因血液循环减缓引发手脚麻木。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代偿反应,以维持核心体温。若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未被控制,畏寒症状可能加重,并伴随原发病特有的表现,如乏力或皮肤干燥。

注意区分生理性畏寒与病理性原因。短暂畏寒常见于寒冷环境暴露,可通过保暖缓解;但持续畏寒伴随发热、盗汗或体重下降需警惕感染、内分泌疾病或恶性肿瘤。老年人与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需特别避免长时间低温暴露。日常建议穿戴透气保暖衣物,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突然接触极冷环境。若畏寒反复出现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