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伤寒是什么病

2024.11.19 09:21

肠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肠伤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伤寒杆菌进入人体后,在肠道淋巴组织内繁殖,随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典型表现。发热一般为稽留热,体温可达到39℃-40℃,持续10-14天。患者还可能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肠伤寒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在预防方面,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在伤寒流行期间,对于易感人群可进行预防接种。对于患者而言,患病期间要严格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在饮食上,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多渣、过硬的食物,以防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同时,患者要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抗菌治疗,一般采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并且要按照疗程规范用药,以确保彻底治愈疾病,防止复发和慢性带菌状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