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可以艾灸吗

2025.08.11 14:18

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辅助治疗。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利用艾草的温热效应刺激身体特定的腧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从而对骨质疏松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艾灸对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艾灸能够温暖身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营养吸收。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而言,骨骼的营养供应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艾灸可以增强骨骼的血液供应,帮助骨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其次,艾灸还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雌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雌激素在维持骨密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通过艾灸调节内分泌,有助于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艾灸还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能够缓解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在进行艾灸时,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选择合适的腧穴进行艾灸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腧穴包括肾俞、脾俞、足三里等,这些部位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其次,艾灸的时间和频率也要适度,通常每次艾灸20至30分钟,每周2至3次为宜,避免过度刺激导致皮肤灼伤或其他不适。再者,艾灸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烟雾过大对呼吸道造成刺激。对于有严重疾病或特殊情况的人群,如孕妇、皮肤病患者等,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艾灸。艾灸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艾灸的同时,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艾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可以为骨质疏松的康复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应结合全面的治疗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改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