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胆管造影是一种什么样的检查

2025.03.06 10:21

胆管造影是一种用于检查胆管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向胆管内注入造影剂,结合X线或CT等影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胆管的形态、通畅性以及是否存在病变。这种检查在诊断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胆管肿瘤等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胆管造影通常分为直接胆管造影和间接胆管造影两种方式。直接胆管造影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等方法,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系统。ERCP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内镜将导管插入胆管开口,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线拍摄。PTC则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进入肝内胆管,注入造影剂后观察胆管情况。间接胆管造影则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肝脏代谢后进入胆管系统,再通过影像技术观察胆管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直接胆管造影的患者,但影像清晰度相对较低。

进行胆管造影前,患者需要禁食禁水,以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呕吐或误吸。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尤其是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情况。检查过程中,患者需保持放松,配合医生的操作。直接胆管造影可能会引起轻微不适或疼痛,但通常可以耐受。检查后需密切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黄疸等异常症状,这些可能是胆管感染或胆漏的早期表现。检查后需遵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调整,避免剧烈运动或过早进食油腻食物,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胆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