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注射生长激素的危害

2025.09.08 17:11

儿童注射生长激素可能导致骨骼过早闭合影响最终身高、引发血糖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风险、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造成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发其他内分泌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骨骼过早闭合影响最终身高:生长激素过量可能加速骨骺线闭合,反而缩短骨骼生长周期。部分儿童在短期内身高增长明显,但后期生长潜力被提前耗尽,导致成年身高低于预期。需严格监测骨龄变化,避免过度干预自然发育进程。

2.引发血糖代谢异常增加糖尿病风险:外源性生长激素可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糖耐量受损。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儿童出现空腹血糖升高,需定期检测血糖指标,必要时调整剂量或配合饮食管理。

3.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生长激素可能干扰甲状腺素分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乏力、畏寒或发育迟缓,需同步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以维持代谢平衡。

4.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药物刺激可能引起软组织水肿或关节滑液增多,常见膝关节、腕部胀痛。多数症状轻微且可逆,但持续疼痛需评估是否减量或暂停用药,避免影响日常活动。

5.造成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发其他内分泌问题:人为补充生长激素可能抑制自身垂体功能,干扰促性腺激素等分泌。部分案例显示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青春期启动时间,需结合性激素水平综合判断干预必要性。

使用生长激素需由专业医师评估适应症,排除肿瘤、骨骺闭合等禁忌情况。治疗期间每3个月监测生长速度、骨龄及激素水平,出现头痛、视力变化立即停药检查。避免将药物作为单纯增高手段,需综合考虑遗传潜力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