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胰腺炎发病了怎么处理

2025.02.03 07:54

胰腺炎发病时应禁食禁水、及时就医、缓解疼痛、补充体液、抑制胰酶分泌。具体分析如下:

1.禁食禁水:禁食禁水可以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负担。因为食物和水的摄入会刺激胃和十二指肠分泌促胰液素等激素,促使胰腺分泌胰液,而在胰腺炎发病时,胰腺本身已经处于炎症状态,减少胰液分泌有助于缓解病情。

2.及时就医:胰腺炎可能是轻症也可能发展为重症,及时就医能够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如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腹部超声、CT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且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

3.缓解疼痛:疼痛是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缓解。常用的药物如哌替啶等,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疼痛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有助于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身体状态。

4.补充体液:胰腺炎患者由于呕吐、禁食等原因,容易出现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体液,如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可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和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5.抑制胰酶分泌:使用药物抑制胰酶分泌是治疗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例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以抑制胰液、胰高血糖素等分泌,从而减轻胰腺的自身消化过程,缓解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胰腺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胰腺炎发病后,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病情,同时要保持放松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