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内高压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9.30 16:08

颅内高压综合征是由于颅腔内压力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正常情况下,颅腔容积固定,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保持动态平衡。当其中任一成分体积增加或颅腔空间受限时,压力失衡会导致颅内压持续升高,进而压迫脑组织与神经结构,引发功能障碍。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因素包括脑水肿、脑肿瘤、颅内出血或感染等直接占位性病变,导致颅内容积增加。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积水也会因液体蓄积升高压力。继发性因素多见于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危象、肝性脑病或中毒等,通过改变脑血管通透性或代谢紊乱间接引发脑水肿。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静脉窦血栓等血管异常同样会阻碍血液回流,加剧压力上升。部分罕见病因涉及先天畸形或药物副作用,需结合详细病史鉴别。

早期识别颅内高压综合征至关重要。典型表现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出现时需立即就医。诊断依赖影像学与腰椎穿刺,但后者在严重高压时存在脑疝风险,需谨慎评估。治疗需针对病因,同时采取降颅压措施如脱水剂、手术减压或脑室引流。避免用力咳嗽、弯腰等可能进一步升高颅内压的行为,监测生命体征与神经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预后。延误处理可能导致不可逆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