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29 12:08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刮宫术、中药调理以及定期随访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息肉较小或症状较轻的情况,常用药物包括孕激素类药物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孕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促使息肉萎缩脱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息肉生长。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疗效,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如月经紊乱或潮热等。

2.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通过阴道置入宫腔镜直接观察并切除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手术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排除感染及妊娠。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或腹痛,需预防感染并禁性生活2周。复发率约为15%,多发息肉或未彻底切除者更易复发。

3.刮宫术:传统刮宫术适用于无法开展宫腔镜手术的情况,通过机械性刮除子宫内膜及息肉组织。操作相对简单但存在盲目性,可能遗漏较小息肉或损伤正常内膜。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出血时间较长约7-10天,需注意预防宫腔粘连。复发率较宫腔镜手术更高,约达30%。

4.中药调理:中医认为息肉与气血瘀滞有关,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桃仁等组方调理。治疗周期需3-6个月,配合针灸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术后预防复发或不宜手术者,需辨证施治并监测肝功能。疗效个体差异较大,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评估。

5.定期随访观察:无症状且息肉直径小于1cm者可选择观察,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绝经后妇女出现息肉需密切随访,若增大或出血应及时干预。观察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或生育需求变化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治疗方式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综合选择,术后病理检查必不可少。任何治疗均需配合生活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加重需及时就医,治疗后仍需长期随访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