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认为皮肤干燥是怎么回事

2025.05.29 06:38

中医认为皮肤干燥多由阴血亏虚、燥邪侵袭、脾胃虚弱、肺气不足、肝肾阴虚所致。具体分析如下:

1.阴血亏虚:阴血具有濡养肌肤的作用。若阴血不足,肌肤失于濡润则干燥。多因久病耗伤阴血、失血过多或情志不舒,暗耗阴血等。患者常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眼花等症状。可通过滋阴养血的中药如熟地、当归等进行调理,饮食上多食用红枣、桂圆等补血食物。

2.燥邪侵袭:外界燥邪易伤津液,使皮肤失于津液的濡润而干燥。燥邪多见于秋季,气候干燥之时。皮肤除干燥外,还可能起皮屑。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可使用一些具有润燥功效的中药护肤品,如含沙参、麦冬等成分的。

3.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肌肤失养。常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引起。会有食欲不振、腹胀等表现。可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胃的食物,中药可选用人参健脾丸等调理。

4.肺气不足:肺主皮毛,肺气不足则皮毛失养。多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等导致。会出现气短、自汗等症状。可通过补肺气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等改善,也可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以增强肺气。

5.肝肾阴虚:肝肾同源,肝肾阴虚则阴液不足,不能滋养肌肤。常因房事不节、久病伤阴等引起。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可服用滋补肝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对皮肤干燥的认识是基于整体观念的,从人体内部的脏腑气血失调来探究皮肤干燥的病因。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补充气血津液等方法来改善皮肤干燥的状况,体现了中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单纯地针对皮肤表面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