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糖尿病会不会导致尿毒症

2025.07.22 14:34

糖尿病确实可能导致尿毒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损害肾脏功能,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引发尿毒症的机制与高血糖对肾脏的慢性损伤密切相关。持续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质漏出,形成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逐渐硬化,肾功能持续下降,最终进入尿毒症阶段。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会加速肾脏损伤。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肾功能恶化,会出现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晚期则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预防糖尿病肾病及尿毒症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低蛋白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同样重要。一旦出现肾脏损伤迹象,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减少肾脏负担。早期干预能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降低尿毒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