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癌病理变化

2025.07.28 15:37

尿道癌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尿路上皮的恶性增生和浸润性生长。根据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等,其中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早期病变可能局限于黏膜层,随着病情进展,肿瘤可侵犯肌层及周围组织,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尿道癌的病理特征因组织学类型而异。尿路上皮癌通常表现为乳头状或结节状生长,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鳞状细胞癌则呈现角化珠或细胞间桥等鳞状分化特征,常见于长期慢性炎症或感染的患者。腺癌较少见,多与尿道腺体或憩室相关,可见腺管样结构或黏液分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如尿路上皮癌表达CK7和CK20,而鳞状细胞癌则高表达p63和p40。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情况对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诊断尿道癌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应多点取材以提高准确性。治疗前需明确分期,避免误诊或漏诊。术后病理需详细评估切缘状态、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侵犯等危险因素。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尤其对于高危患者。注意与尿道良性病变如息肉或炎症性狭窄鉴别,避免过度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