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虚的鉴别

2025.08.28 15:54

脾虚是中医常见证候,指脾脏运化功能减弱,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水湿停滞的病理状态。其核心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肢体倦怠等,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所致。

脾虚的鉴别需结合症状、舌脉与体质综合判断。典型症状包括食少纳呆、饭后腹胀、大便稀溏或夹未消化食物,常伴面色萎黄、肢体浮肿、气短懒言。舌象多见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象以濡缓或细弱为主。脾虚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等亚型:脾气虚以运化无力为主,多见乏力、消瘦;脾阳虚则兼畏寒肢冷、完谷不化。需与胃阴虚、肾阳虚等证候鉴别,后者常见口干舌燥或腰膝酸冷等特异性表现。

鉴别脾虚时需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西医疾病可能出现类似症状,需结合胃镜、粪便检测等现代医学检查。调理脾虚需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温软易消化,可选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过度依赖苦寒药物可能加重脾虚,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作为辅助疗法。长期脾虚未改善或出现严重消瘦、水肿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