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检查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怎么办

2025.08.27 08:30

检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需进一步确认病毒核酸、评估肝脏损伤程度、排查其他传染性疾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监测病情进展。具体分析如下:

1.进一步确认病毒核酸: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仅提示曾感染或现症感染,需通过高灵敏度核酸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病毒复制。若核酸阳性可确诊现症感染,阴性则可能为既往感染已自愈。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后续干预措施。

2.评估肝脏损伤程度: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弹性成像或活检明确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轻度损伤可优先抗病毒治疗,重度纤维化或肝硬化需同步进行并发症管理。评估结果决定治疗紧迫性及随访频率。

3.排查其他传染性疾病:丙型肝炎常合并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需完善相关筛查。合并感染可能影响药物选择及预后,例如部分抗病毒药物对合并艾滋病患者存在禁忌。

4.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毒基因分型、肝功能及合并症选择直接抗病毒药物。基因1型需12周标准疗程,部分肝硬化患者需延长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

5.定期监测病情进展:即使治愈后仍需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肝硬化患者终身随访肝癌指标,早期发现异常可提高生存率。未治疗者每3-6个月评估疾病进展。

日常需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使用独立剃须刀等个人物品防止传染。接种甲肝乙肝疫苗可降低叠加感染风险。就诊时主动告知牙科或美容机构感染史,确保器械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