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怎样判断高血压

2025.03.07 20:05

高血压的判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值、症状观察、病史询问、体检检查和辅助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压测量值: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压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进行测量。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若收缩压持续高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持续高于90毫米汞柱,则可诊断为高血压。测量时需注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避免单次测量误差。

2.症状观察: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但若长期存在且伴随血压升高,应引起重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压水平不一定成正比,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性高血压。

3.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对判断高血压有重要帮助。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既往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4.体检检查:体检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体型、心率等。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体型肥胖、心率增快等体征。检查眼底血管、心脏听诊等也有助于发现高血压的并发症,如眼底动脉硬化、心脏肥大等。

5.辅助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高血压的原因和并发症。血液检查可发现血脂、血糖异常;尿液检查可发现蛋白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综合上述方法,可以准确判断高血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定期监测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