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脱臼引起的骨膜脱落如何治疗

2025.07.23 08:37

脱臼引起的骨膜脱落需及时复位固定、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局部冷敷缓解肿胀、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复位固定:脱臼后骨膜脱落的首要处理是手法复位,使关节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复位后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处4-6周,避免二次损伤。固定期间需保持关节稳定,防止骨膜进一步撕裂。固定材料需根据损伤部位选择,如肩关节多用吊带,膝关节需长腿石膏。

2.服用消炎镇痛药物:骨膜脱落常伴随炎症反应,需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和肿胀。药物剂量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引发胃肠道副作用。严重疼痛可短期配合弱阿片类药物,但需警惕成瘾性。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消化道不适。

3.局部冷敷缓解肿胀:急性期48小时内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渗血,降低软组织肿胀对骨膜的压迫。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肿胀消退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4.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肩关节钟摆运动;后期增加抗阻训练。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牵拉导致骨膜再次损伤。配合针灸或推拿可加速功能恢复。

5.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复位后每2-3周需影像学检查,观察骨膜附着及关节对位情况。若发现移位或愈合延迟,需调整固定方式或考虑手术干预。复查时需评估神经血管功能,排除隐匿性损伤。愈合后期可通过超声检查软组织修复状态。

治疗期间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僵硬或异常响声应及时就医。保持固定装置清洁干燥,防止皮肤压疮。康复阶段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