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夜交藤吃了会不会手掌发黄

2025.06.26 15:26

夜交藤服用后可能导致手掌发黄,但这种现象并非必然发生,与个体体质、用药剂量及配伍方式密切相关。作为传统中药材,夜交藤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等成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皮肤黄染。临床观察显示,部分患者在连续用药2-3周后可能出现手掌、足底等部位轻度黄染,停药后通常可自行消退。

夜交藤致黄现象与药物成分的代谢特性有关。蒽醌类物质需经肝脏转化后通过胆汁排泄,大剂量摄入可能造成暂时性胆红素升高。同时该药材常与何首乌配伍使用,二者均含相似成分,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加重黄染风险。肝功能异常者更易出现此类反应,因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色素沉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夜交藤水提物在动物实验中可观察到剂量依赖性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但临床治疗剂量下发生率不足5%。

使用夜交藤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发现皮肤黄染立即停药就医。孕妇、哺乳期妇女及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联用。建议单日用量不超过10克,连续服用不宜超过4周。药材需经规范炮制去除部分致黄成分,生品使用风险较高。出现黄染症状时可配合茵陈、栀子等利胆退黄中药调理,重度黄疸需进行胆红素吸附等专业治疗。储存时注意防潮防霉变,霉变药材可能加重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