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引发脑卒中容易在春夏这两个季节吗

2025.08.14 17:27

脑卒中确实在春夏季节更容易发生。这一现象与气候变化、气温波动以及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春夏季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生理状态也随之变化,血管的收缩与扩张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在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许多人会开始进行户外活动,活动量的增加可能导致身体的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一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突然增加的运动量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春季花粉和其他过敏源的增加,可能导致过敏性反应,进而影响血管的健康。而进入夏季,炎热的天气使得身体容易出现脱水现象,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随之上升。高温环境也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脑血管的负荷加大,极易引发脑卒中。

在预防脑卒中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其次,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段进行锻炼,以降低心血管负担。饮食方面应注意均衡摄入营养,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维持良好的血管健康。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这些都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春夏季节脑卒中风险增加的现象不容忽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关注自身健康,才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