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该如何治疗

2025.09.08 17:10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补缺损、介入封堵术、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修补缺损: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主要方法,适用于缺损较大或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通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通过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缺损,恢复心脏正常结构。术后需密切监测心功能,避免并发症。

2.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部分特定类型的室间隔缺损。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缺损部位,封闭异常通道。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评估缺损位置和大小。

3.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对于暂时无法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可采用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强心药改善心功能等。药物治疗不能根治缺损,需结合其他方法。

4.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部分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自行闭合,需定期随访观察。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缺损大小和心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室间隔缺损患者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在拔牙或手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年龄、缺损大小及症状选择合适方案,避免延误病情。术后或介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