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风湿性疾病分几种

2024.11.25 13:09

风湿性疾病可分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变、晶体性关节炎、感染相关性风湿病。具体分析如下: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是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有复杂的自身免疫异常机制。患者常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红斑、口腔溃疡等多系统症状,自身抗体检测往往可发现多种异常抗体,如抗核抗体等,病情多呈慢性病程,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

2.脊柱关节病:脊柱关节病主要影响脊柱和外周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是其典型代表。这类疾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通常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脊柱强直。外周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等也可受累。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骶髂关节炎症、脊柱竹节样变等特征性改变,早期诊断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3.退行性变:退行性变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变引起的,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肥胖、过度使用关节等是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累及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负重关节。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关节活动时可能会有摩擦感或弹响。治疗上以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为主,如控制体重、物理治疗、使用止痛药物等。

4.晶体性关节炎:晶体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内晶体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的有痛风和假性痛风。痛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积所致,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难忍,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基础,饮食因素如高嘌呤饮食、饮酒等可诱发发作。假性痛风则是焦磷酸钙晶体沉积引起,症状与痛风相似,但发作部位和诱因有所不同,多见于膝关节等大关节。

5.感染相关性风湿病:感染相关性风湿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后引发的关节肌肉症状。例如风湿热,多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患者可出现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等表现。另外,莱姆病也可引起关节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常有蜱虫叮咬史。对于这类疾病,控制感染源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在对待风湿性疾病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同时,要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均衡饮食等,对控制病情也有帮助。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