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如何护理

2025.07.23 08:37

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需严格卧床休息、佩戴支具固定、适度进行康复训练、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定期复查影像学。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4-6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避免侧卧或屈曲动作。卧床期间定时轴向翻身,防止压疮形成。疼痛缓解后可逐步尝试翻身,但需保持脊柱轴线稳定。早期活动可能加重椎体塌陷风险,需遵医嘱调整卧床时长。

2.佩戴支具固定:骨折稳定后需定制胸腰骶支具,支撑脊柱减少椎体压力。支具应贴合身体轮廓,每日佩戴时间不少于12小时,持续3-6个月。下床活动时必须佩戴,卧床时可暂时解除。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避免皮肤磨损或呼吸受限。

3.适度进行康复训练: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练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6周后逐步增加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如五点支撑法。3个月后引入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游泳。所有训练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避免跳跃或负重动作。

4.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1000mg,优先通过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D每日补充400-800单位,促进钙吸收。合并骨质疏松者需联合抗骨松药物,定期监测血钙及骨密度。避免高盐饮食及过量咖啡因,减少钙流失。

5.定期复查影像学:伤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需行X线或CT检查,评估椎体高度恢复及骨愈合情况。若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需立即复查排除椎体再塌陷或脊髓压迫。影像学显示骨性愈合后,方可逐步解除活动限制。

康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出现麻木或无力需及时就医。避免久坐或长时间弯腰,减轻脊柱负荷。饮食需均衡,控制体重以防腰椎过度承重。疼痛管理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严禁自行推拿或暴力按摩。心理疏导同样重要,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