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外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脑外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需立即控制颅内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脑血管痉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手术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颅内压: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伴随颅内压升高,需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头位抬高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咳嗽或用力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持续监测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及时发现脑疝征兆。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血氧等指标,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加重出血。血压过高时使用短效降压药,过低则需扩容维持脑灌注。每小时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记录神经功能变化,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3.预防脑血管痉挛:出血后3-14天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可静脉泵注尼莫地平扩张血管。保持血容量充足,避免低血容量诱发缺血。定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速度,早期发现血管狭窄迹象。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血后易出现低钠血症,需限制液体入量并补充高渗氯化钠。每日监测血钠、血钾及尿量,调整补液方案。避免快速纠正钠浓度导致中枢桥脑髓鞘溶解。

5.必要时手术干预:若CT显示大量出血或脑室积血,需急诊手术清除血肿或行脑室引流。合并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时,去骨瓣减压术可缓解脑组织受压。术后仍需持续监测再出血风险。

治疗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逐步恢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评估出血吸收情况,警惕迟发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