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是不是就是缺钙

2025.08.04 15:56

骨质疏松并不仅是缺钙的问题。虽然钙质的摄入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但骨质疏松的成因更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等。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表现为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导致骨骼脆弱,易发生骨折。

在骨质疏松的形成过程中,钙的缺乏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维生素D的缺乏也会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骼的健康。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雌激素和睾酮的减少,通常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的重建过程也会减缓,骨吸收的速度可能超过骨形成的速度,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生活方式方面,缺乏运动、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不仅是单一的钙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应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增加富含蛋白质、镁、锌等营养素的食物,以支持骨骼健康。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人,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已经确诊为骨质疏松的人群,遵循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降低骨折风险。骨质疏松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单纯依赖钙的摄入并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