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血会导致贫血吗

2025.07.28 15:37

尿血确实可能导致贫血。长期或严重的尿血会使体内红细胞大量流失,若失血量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便会引发贫血。尿血引起的贫血通常属于失血性贫血,其严重程度与出血量、持续时间及个体身体状况有关。

尿血导致贫血的机制主要与红细胞丢失有关。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当尿血发生时,红细胞随尿液排出,造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减少。若尿血持续存在,铁元素也会不断流失,进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加重贫血症状。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膀胱肿瘤等,不仅会引起尿血,还可能干扰红细胞生成,进一步增加贫血风险。反复尿血可能导致慢性失血,初期症状可能较轻,但随着时间推移,贫血会逐渐显现,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

出现尿血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检查项目通常包括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或CT等,必要时需进行膀胱镜或肾活检。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感染需抗感染,肿瘤需手术或放化疗。日常需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记录出血频率。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加重出血,同时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若伴随发热、腰痛或排尿困难等症状,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