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血常规主要看哪几项

2025.09.01 08:56

血常规主要关注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病原体入侵。数值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降低则可能与免疫功能抑制有关。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比例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如细菌或病毒感染。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承担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数值异常可能反映贫血、脱水或骨髓造血问题。红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可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溶血性疾病等。

3.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携带氧气的关键蛋白。浓度降低常见于贫血,升高可能与缺氧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相关。结合红细胞参数可进一步区分贫血类型。

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数量减少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增多则可能引发血栓。血小板异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是否为血液疾病或炎症反应。

5.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是应对细菌感染的主要细胞。比例升高通常提示急性细菌感染,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药物影响有关。动态观察有助于评估感染进展及治疗效果。

血常规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过度解读。标本采集时间、个体生理状态及药物使用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定期复查有助于动态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