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后背疼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后背疼可能是由肌肉劳损、姿势不良、受凉、外伤、内脏疾病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劳损:肌肉劳损是后背疼较为常见的原因。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例如久坐或久站,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劳损。肌肉劳损时,局部肌肉会出现酸痛感,活动时可能加重。这种情况下,要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背部伸展运动,如猫式伸展等,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2.姿势不良:不良的姿势会使背部肌肉受力不均。比如弯腰驼背,会让背部肌肉承受额外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疼痛。疼痛通常在背部的特定区域,与不良姿势下受力集中的肌肉相关。改善姿势是关键,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挺胸抬头,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床垫,也有助于维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减轻后背疼痛。

3.受凉:后背受凉后,肌肉容易发生痉挛,进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多为突然发作,疼痛区域可能感觉冰冷。保暖是解决受凉导致后背疼的主要方法。可以增加衣物,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后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4.外伤:外伤如撞击、摔倒等直接作用于后背,可能损伤背部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受伤处会有明显的疼痛、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活动。如果是轻度外伤,可先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之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就医。若外伤严重,如怀疑骨折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造成二次伤害。

5.内脏疾病:某些内脏疾病也会引发后背疼,像胆囊炎可能导致右后背放射性疼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引起后背放射性疼痛等。这种疼痛通常与内脏疾病的发作相关联,疼痛性质和程度因疾病而异。如果怀疑是内脏疾病引起的后背疼,必须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有助于预防后背疼痛的发生。同时,如果后背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头晕等,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