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颅内出血并发症包括脑疝形成、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癫痫发作、肺部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脑疝形成:多发性颅内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常见类型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改变。脑疝是神经外科急症,需立即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预后与脑疝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3小时存活率显著降低。
2.脑积水: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血液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发梗阻性脑积水。临床特征为头痛加剧、呕吐、视乳头水肿。急性期需脑室外引流,慢性期可能需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铸型血块清除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
3.脑血管痉挛:血液分解产物刺激血管壁引发痉挛,多发生在出血后4-14天。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如肢体瘫痪或失语。经颅多普勒监测血流速度可早期发现,钙离子拮抗剂是基础治疗手段。严重痉挛可能导致脑梗死,影响远期康复效果。
4.癫痫发作:出血灶刺激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急性期发作率达25%。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频繁发作会加重脑缺氧。需早期使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预防,持续状态需静脉给药。皮层下出血更易诱发癫痫,长期用药需根据脑电图调整。
5.肺部感染:卧床及意识障碍导致误吸风险增加,常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表现为发热、痰液增多、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定期翻身拍背,严重者需气管切开。抗生素选择应参考痰培养,误吸性肺炎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发性颅内出血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波动范围在基础值20%以内。营养支持应早期启动,吞咽功能评估前采用鼻饲喂养。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内介入,肢体摆放需预防关节挛缩。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血肿吸收情况,警惕迟发性血肿扩大。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出血的发生,但是可以在一...
2019-04-27 17:13:51 363次点击
肩难产并发症有哪些
发生肩难产的时候,常常是宝宝的头分娩出来了,但是因为双肩径线比较大一些,难以分娩...
2019-02-18 16:16:02 470次点击
脑室内出血会引起发烧吗
脑室内出血会引起发热。室内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 脑室出血可...
2020-04-29 11:53:31 526次点击
新生儿有颅内出血怎么处理
新生儿有颅内出血,建议配合医生的诊断,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一般通过检查确定...
2022-07-08 14:16:46 505次点击
多发性颅内出血如何治疗
无论何种类型的颅内出血,其治疗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2019-05-13 15:58:38 278次点击
多发性颅内出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多发性颅内出血的并发症,其中最危急的就是急性脑积水的形成,这个往往是因为出血堵塞...
多发性颅内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出而引起的相关的症状和体症的一种疾病。颅内出血...
多发性颅内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颅内出血的症状,这个一定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具体的看待。因为这个时候往往合...
多发性颅内出血的预防
多发性颅内出血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常见。它主要分为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与外伤性质...
颅内出血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颅内出血术后并发症轻者可能会伴有头疼、头晕、肢体的麻木、记忆力的减退;重者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