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宫内感染是因为什么

2025.08.22 19:40

乙肝宫内感染主要与母体病毒载量高、胎盘屏障功能异常、胎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分娩过程中接触母血或体液、孕期未进行有效干预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母体病毒载量高:母体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过高时,病毒更易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高病毒载量直接增加垂直传播风险,尤其在妊娠晚期,胎盘通透性增强,病毒更易透过。母体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宫内感染概率显著上升。

2.胎盘屏障功能异常:胎盘是母胎间的重要保护结构,若因炎症、损伤或发育缺陷导致屏障功能受损,病毒可趁隙侵入。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影响胎盘完整性,增加病毒穿透风险。胎盘微小裂伤或血管异常也为病毒传播提供途径。

3.胎儿免疫系统未成熟:胎儿免疫防御机制尚未完善,对乙肝病毒缺乏有效清除能力。病毒进入胎儿体内后易形成持续感染,尤其在妊娠早期,胎儿免疫耐受状态更利于病毒定植。此时感染可能导致慢性化,甚至影响肝脏发育。

4.分娩过程中接触母血或体液:分娩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母血经胎盘渗入胎儿循环,或胎儿吸入含病毒的阴道分泌物。即使未发生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的暴露仍可能造成新生儿感染,需与宫内传播严格区分。

5.孕期未进行有效干预:未规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药物,母体传染性未得到控制。孕期监测不足或干预时机延误,均可能导致病毒活跃复制,增加胎儿感染风险。

孕期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严格遵循医学指导进行干预。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疫苗并完成免疫程序,避免哺乳期传播。保持产检频率,发现异常尽早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