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炎和肠结核什么区别

2025.02.15 11:11

肠炎和肠结核在病因、症状、病变部位、诊断方法、治疗上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病因方面:肠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洁、过敏反应、自身免疫问题等。例如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细菌性肠炎。而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多继发于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吞咽含菌痰液等方式进入肠道。

2.症状方面: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泻次数不等。肠结核除腹痛、腹泻外,还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腹泻与便秘可交替出现。

3.病变部位方面:肠炎可发生于肠道的各个部位,不同病因的肠炎可能有相对偏好的部位。例如,细菌性肠炎可能累及整个肠道。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这与该部位的生理结构和淋巴组织丰富有关。

4.诊断方法方面:肠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粪便常规检查等。粪便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肠结核的诊断相对复杂,除了临床表现外,还需要结合结核菌素试验、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胸部X线检查等,病理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是确诊肠结核的重要依据。

5.治疗方面: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细菌性肠炎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肠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肠结核则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

在判断肠炎和肠结核时,医生需要综合因素进行考虑,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接触史等情况,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