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2025.03.07 20:0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预防复发等措施进行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刺激迷走神经: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缓心率,常用的方法包括Valsalva动作、颈动脉窦按摩、冷水浸脸等。这些方法通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从而终止心动过速。Valsalva动作要求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并用力呼气,颈动脉窦按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按压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冷水浸脸通过刺激面部神经反射性地激活迷走神经。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轻度发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腺苷、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腺苷通过短暂阻断房室结传导终止心动过速,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或钠离子通道,延长心肌细胞不应期,从而终止或预防心动过速发作。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

3.电复律:对于药物无效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采用电复律治疗。电复律通过外部电击使心脏瞬间除极,恢复窦性心律。操作前需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电复律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但需注意操作规范和并发症预防,如皮肤灼伤、心律失常加重等。电复律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递至心脏异常传导路径,破坏异常电活动,从而终止心动过速。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适用于反复发作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异常传导路径的位置和性质。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心律,预防并发症如心脏穿孔、血栓形成等。射频消融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预防复发:预防复发是长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预防和定期随访。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咖啡因和酒精摄入等诱发因素。药物预防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需患者积极配合,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随访,确保治疗效果和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