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有哪些

2025.07.23 08:36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游离型、Schmorl结节型、经骨突出型。具体分析如下:

1.膨出型:纤维环部分断裂,髓核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种类型症状较轻,多数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膨出型常见于慢性劳损或退变,影像学显示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边缘,神经压迫症状不明显。早期干预可避免进展为更严重类型。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但后纵韧带未穿透。此类型症状较明显,常伴随神经根受压。突出型需根据压迫程度选择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干预。影像学可见局部隆起,与神经根关系密切。及时治疗可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3.脱出游离型:髓核突破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此类型症状严重,易导致马尾综合征。脱出游离型需紧急处理,避免永久性神经损伤。影像学显示游离碎片,可能移位至其他节段。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预后与干预时机相关。

4.Schmorl结节型:髓核经上下终板突入椎体松质骨内。此类型多无症状,偶在影像检查中发现。Schmorl结节型与椎体发育或外伤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结节可能伴随椎体变形,但极少引起神经症状。定期观察即可。

5.经骨突出型:髓核沿椎体软骨终板血管通道突入椎体。此类型罕见,多与椎体骨质疏松或损伤相关。经骨突出型可能引起局部疼痛,但神经症状少见。治疗以缓解原发病为主,预后良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根据类型选择个体化方案。避免久坐、弯腰负重等动作,加强腰背肌锻炼有助于预防复发。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影像学检查明确分型后,再决定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需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不可盲目推拿或过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