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预防接种针有哪些

2025.09.23 10:48

预防接种针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特定传染病的医疗手段。常见的预防接种针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HPV疫苗等。这些疫苗针对不同病原体,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或减轻疾病症状。

预防接种针的种类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新生儿期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婴幼儿阶段需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基础免疫。儿童期需接种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等加强针。成人可接种HPV疫苗、流感疫苗等。部分疫苗需多次接种以确保长期保护,如乙肝疫苗需完成三针程序。疫苗研发不断进步,例如新冠疫苗的快速问世,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工具。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通过群体免疫阻断疾病传播。

接种疫苗前需确认健康状况,避免在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接种。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局部红肿、低热为常见轻微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接种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不同疫苗有特定禁忌症,如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记录需妥善保存,便于后续接种安排。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