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判断是不是痛风

2025.09.15 22:25

痛风可通过关节突发红肿热痛且常见于大脚趾、夜间或清晨疼痛加剧、高嘌呤饮食后诱发、血尿酸水平超标、关节液检出尿酸钠结晶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突发红肿热痛且常见于大脚趾:痛风发作时通常表现为单个关节突然剧烈疼痛,伴随明显红肿和局部皮肤发热,约70%首次发作位于大脚趾根部关节。症状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触碰或轻微活动均会加重疼痛,与普通关节劳损的渐进性疼痛不同。

2.夜间或清晨疼痛加剧:痛风急性发作多在夜间或凌晨,与人体夜间代谢率降低、体温下降导致尿酸溶解度降低有关。睡眠时关节活动减少,尿酸更易沉积在关节滑膜,引发炎症反应。平卧体位也可能加重下肢关节的血液循环障碍。

3.高嘌呤饮食后诱发:大量摄入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后,体内尿酸生成骤增,超出肾脏排泄能力。饮酒尤其是啤酒会抑制尿酸排泄,两者协同作用常导致12-48小时内突发痛风。需结合饮食史与症状时间关联性判断。

4.血尿酸水平超标:血液检测显示尿酸值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时提示高尿酸血症,但需注意约30%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尿酸可能暂时正常。建议发作缓解后复查,持续超标者痛风可能性显著增加。

5.关节液检出尿酸钠结晶:通过关节穿刺抽取滑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针状尿酸钠结晶是确诊依据。该方法能区分假性痛风等类似疾病,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用于非典型病例或反复发作患者。

急性期应避免热敷和按摩关节,防止炎症加重。严格限制嘌呤摄入的同时需保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形成痛风石并损伤肾功能,发作间歇期仍需定期监测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