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股骨干骨折

2025.07.29 15:21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的干部分发生的骨折,通常位于股骨的中间部分。此类骨折常见于高能量的外伤,例如交通事故、跌倒或运动伤害。由于股骨是人体最长且最强壮的骨骼之一,股骨干骨折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在临床上,股骨干骨折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X光片和CT扫描。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及其严重程度。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可能涉及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不稳定或移位的骨折,手术治疗则是更为常见的选择,通常需要通过内固定装置如钢板、螺钉或髓内钉来重新对齐骨骼,并促进愈合。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式,术后康复训练都是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处理股骨干骨折时,注意事项不可忽视。首先,及时就医是关键,任何怀疑骨折的情况都应尽快进行专业评估,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次,患者在骨折后应尽量避免负重,以减少对受伤部位的进一步损伤。术后康复过程中,逐步增加活动量是必要的,但过早或过度的活动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再度受伤。营养摄入也应得到重视,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愈合。定期复查和随访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确保愈合过程顺利进行。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康复,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