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23 08:37

延迟性肌肉酸痛可能是肌肉微损伤、乳酸堆积、炎症反应、神经敏感度增加、修复过程引发不适感。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微损伤:运动时肌肉纤维出现微小撕裂,刺激痛觉神经末梢,通常在24-72小时内达到高峰。适当热敷或轻度拉伸可缓解症状,避免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

2.乳酸堆积:无氧代谢产生乳酸未能及时清除,局部酸性环境引发酸痛感。运动后适度按摩或低强度有氧活动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3.炎症反应:肌肉损伤后免疫系统释放炎性物质,导致肿胀和疼痛。补充充足水分及摄入抗氧化物如维生素C有助于减轻炎症。

4.神经敏感度增加:损伤使周围神经对疼痛信号更敏感,放大不适感。保证充足睡眠和放松训练可降低神经兴奋性。

5.修复过程引发不适感:肌肉自我修复时收缩和再生可能伴随短暂僵硬或酸痛。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给予肌肉适应时间。

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身体适应运动的自然反应,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若疼痛持续超一周或伴随异常肿胀,需警惕潜在损伤并及时就医。合理规划运动强度与恢复周期,能有效减少不适并提升运动效果。